当前位置: 首页 美洲历史

羽毛扇与黄金头饰:印加帝国富庶神秘的起源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2 23:07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从大航海时代到如今,有关印加的传说无不渲染了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神秘,一些故事里写道,那儿的金子有如欧洲人用于挖掘金矿的铁一样便宜,那儿的王是黄金之王;另一些则断言秘鲁人的精神世界远远胜过欧洲人。


  然而较之印加人所创造的辉煌的农业文明,他们生存的环境则显得极为恶劣,狭长的沿海地区是砂土地带而且雨量稀少、水源匮乏,山区地带山势陡峭,高处终年积雪。唯有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山谷盆地高度适宜,又有溪流润泽――尽管印加人虔诚地敬奉着他们的太阳神,大自然对“太阳之子”们却有些吝啬它的回赠。尽管如此,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大规模开垦梯田、兴修水利,在上天的严苛面前,将生存的疆域拓展到可能的极限。在海拔5000多米的安第斯山区,仍有人常年居住。更令其显得独特的是,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神秘古文明,可能始终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本次展览是以精美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制品以及器物上具有叙事和象征功能的图像为入口,开启了一条通往古代秘鲁的“隧道”,将前印加帝国时期莫切、纳斯卡、利马等部落的社会风貌和艺术成就展现在参观者面前――正是这些散落在安第斯山脉周围的文明,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最终集结成了盛极一时的印加帝国。


  展览分为“人与自然”、“生活与人生”、“众神与信仰”三章,每一章又细分为三个单元,对公元一至七世纪印加各部落的社会状况作了普遍性的概括。由于没有文字史料流传,展览说明上的介绍十分简洁,对于那些表情生动的人、兽样式的容器和工艺精美的饰物背后的故事,只能由参观者自由想象。不过,展厅地面和墙体上巨大的图腾投影和居中展示的大匹艳丽织物,体现了布展时对于以上缺失的考量,它们试图用古代秘鲁人擅长的视觉方式,让人们对这一古老文明的智慧与创造力形成直观的感受。


  莫切文化的丰厚遗产


  在展览所介绍的数个区域文明中,有一些相比之下更为成熟,因而也留下了更多的可供展出遗产,位于北部沿海的莫切文化就是一例。


  由于展览呈环形排布,位于展览末尾属于“众神的世界”单元的一个神灵金头饰反而最引人眼球,它灿烂的金色、圆形的中部和须状两翼带有明显的太阳崇拜的特征,除了作为整体的头部外,腹部圆形内也有一张类似的人面,其犬牙则呈现出猫科动物的特征,这是莫切至高无上的主神阿伊阿帕艾克的形象。他也被称为“斩首者神”,形象变化多端,神力无处不在。头饰的工艺极为精美,至今线条清晰,想必只有当时部落中地位最高的首领才有资格佩戴。如此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是莫切人完善了比库斯人的技术所得,对于古代安第斯人来说,黄金凝聚了太阳的能量,在制成精美器物后更是超出了原始的意义,成为代表地位、财富、政治力量以及神力的圣物。


  莫切文化因其文化的发源地莫切河谷而得名,是秘鲁北部古代沿海地区最发达的文化,它的中心在莫切和奇卡玛两个河谷,最盛时范围扩大到北部的兰巴耶克河谷和南部的瓦尔梅河谷,年代有公元200-700年、公元50-800年等说法。该文化以农业为基础,以海洋资源作为补充,在建筑、制陶、金属加工和纺织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但由于气候相对潮湿,这一地区古文明的织物易被腐蚀,几乎没有保留下来。在莫切文化遗址中,有不少土筑的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基座长228米,宽136米,高18米,顶部还建造着巨大的神庙――月亮神庙和太阳神庙是他们宗教系统的代表。考古还发现,这里的人们已建造了水渠、下水道和石板路。


  秘鲁古代的制陶工艺在莫切文化所处的区域发展时期达到了鼎盛,但莫切文化的陶器却显得造型雷同、缺乏艺术个性。据介绍,莫切陶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兼具器具与塑像的功能,器身被制成人像、头像、动物、家具、房屋等形状。肖像瓶是莫切陶器的主要特色,也是展品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在这些陶瓶上,人物的全身像很少且多盘腿而坐,并且只有重要人物(神或酋长)才能坐在高台上,展览展出的多个玉米神陶罐就是例证,因玉米是古代美洲最重要的作物,充当这种植物的保护神常和玉米一起出现。当然,器物上的场景未必全与祭祀仪式有关,有不少也描绘了辛苦的劳作和日常的生活,寻常百姓和英勇武士也是被表现的对象。莫切的制陶技艺还对其后一直延续至帝国时期的中部安第斯卡哈马卡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的陶器器壁厚,烧制温度较低,器壁上的彩画均是先在陶胎上用黑色粗线勾出纹样、轮廓,再填色,所绘人像则具有“咖啡豆形眼”、“高鹰鼻”等特征。


  巨型地画之外的纳斯卡


  另一个贡献了大量展品的文化比莫切文化名声更为响亮,它便是位于莫切文化以南的秘鲁南部沿海钦查、皮斯科、伊卡和阿卡里等河谷地区的纳斯卡文化。1939年,来自美国的考索克夫妇偶然发现了该地区地表的巨型地画,纳斯卡从此声名大噪,成为考古学家和旅行者们的圣地,这些被称为“纳斯卡线条”的图案,是通过挖去地表砾石露出白沙而形成,有方形、螺旋形等几何图形和蜘蛛、蜂鸟等动物形象,面积往往宽达数十米,还有千米以上的纵横交错和平行线条,这些巨大到只有在高空才能看清的地画,是迄今难以破解的古代遗迹之谜。


  尽管百尺展厅无法再现壮观的纳斯卡线条,但在当地干燥的环境中历经1000多年而依然鲜艳夺目的精美的纺织品无疑展现了另一种令人赞叹的线条。纳斯卡文化源于当地更为古老的帕拉卡斯文化,并且传承了其在纺织工艺上的惊人成就,那里的人们使用腰机纺织,用棉花和南美驼毛织成,有刺绣、花毯、织锦、条纹布等种类,并能根据色调色相的变化,分化出190多种色彩。展厅中央一张巨大的驼毛质人物纹毯即是纳斯卡人精湛技艺的体现,它在四周一片黄棕色的陶器和金属制品之中显得尤为明亮,纹毯上出现的多为手执权杖的高贵人物,栖息在他们周围的也都是蛇、蜥、猴子等被认为有灵性的动物,细看时织物针脚分明,连断裂的纺线都很难找到。类似的纺织品,最早为染色和刺绣织物,后发展为装饰几何形图案的挂毯,装饰内容与自然现象、日月的变化和作物的收获有关,早期主题纹样主要为写实的猫科动物、飞鸟、鱼类和战俘首级头像等图案,后来则创造出神、人和动物相融合的图案。


  纳斯卡文化的陶器也颇有特点,它们多为双口提梁壶之类,上面绘有风格独特的彩画,这些神秘的图案,被誉为宗教万神殿里的图像词典,如舞蹈陶文杯上质朴有趣的舞蹈场景,其实也是宗教仪式和农业丰收的庆典上的表演。展品中还有一个双口提梁壶,外壁所绘的是战俘首级图像,双唇为两根刺所刺穿――战俘首级形象图案在纳斯卡的陶器上颇为普遍,在纳斯卡人的墓葬中,也常常发现被斩者的头颅,据考证,可能暗示着这一文明对此类头像的崇拜。


  来自于纳斯卡文化的另一件特别的展品,是一把用明黄与铁灰色羽毛做成的羽毛扇,它象征着祭司具有飞翔的能力。在纳斯卡,神灵是有翼的形象,他们统治着星空,主宰着自然和人类。安第斯山区的居民对神秘事物和仪式有一种偏爱,即使到了今天,他们仍沉浸在繁复的宗教传统中,这与当地复杂恶劣的环境显然不无关系。尤其在古代,秘鲁人通过原始的技术力量来与环境斗争显然不够,还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因而他们的神是维持生活最基本需求的神,而不是道德的实施者,也没有来世赎罪的概念;但如果不遵守对神的崇拜,就会被看作冒犯,导致的一系列灾难只能通过巫术,即祈愿和献祭来阻止。祭司在主持祭仪前,会服用一种致幻剂,让自己以为自己飞翔在另一世界,从而完成精神之旅。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