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洲历史

巴拉圭的历史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2 23:07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一、巴拉圭历史简介


  巴拉圭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中部,系内陆国家。面积406752平方公里。人口 350万(1984),95%为印欧混血种人,其余为印第安人和白人。95%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通用瓜拉尼语。首都亚松森。


  二、独立前


  巴拉圭,在西班牙王国将近300年的殖民统治中,是以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内陆省份存在的。这种不引人注意的特性,即使在巴拉圭独立之后,直到今天也依然顽固地保持。相对其他省,巴拉圭省的瓜拉尼印第安人,恐怕是最少能感受到西班牙人的统治和征敛压力的。


  拉丁的巴拉圭历史,是从葡萄牙冒险家加西亚到达巴拉圭河口开始的。加西亚在这里初步取得了瓜拉尼酋长们的信任,征募了2000多战士,在查科地区的印加帝国东境劫掠一番。但是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造成了加西亚与瓜拉尼战士之间的内讧,最终加西亚的小分队全部葬身于瓜拉尼武士之手。


  但从加西亚的经历看来,瓜拉尼人是可以与欧洲人合作的民族。因此,陆续到来的西班牙人可以安然在巴拉圭建立居留地,没有遇到太多反抗地把以亚松森为中心的地区变成西班牙美洲的巴拉圭省。在巴拉圭独立之前,仅仅在十六世纪70年代,一个自称为奥贝拉阿-太阳光的瓜拉尼预言家,掀起圣战,短暂地挑战过天主教会在瓜拉尼社会的渗透。


  独立前的巴拉圭历史中,最鲜明的一页,就是耶稣会归化区长达两个世纪的存在。罗耀拉创建耶稣会的思想中,带有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修行社会理想,终于在瓜拉尼社会找到了契合之点。1588年,耶稣会教士进入巴拉圭东南部,顺利地建立起了30多个归化区。大批瓜拉尼人迁移到归化区内,以天主教修行活动为纲,形成了封闭孤立的自给自足的社会。每个归化区都按照统一的规划建设,正方形的社区,每条道路都是笔直的。每个房子都建了统一样式的门廊,即使是雨天走遍全城,也不会淋到雨。所有在归化区生活的瓜拉尼人和耶稣会僧侣,土地共有,财产共有。他们一起工作,共进三餐,按时弥撒。产物平均分配,接济贫弱老苦。


  这样一个社会,悄悄地,与世无争地存在了两个世纪。很难说是瓜拉尼人的性格适合这种纪律森严有序的社会,还是这样封闭有序的社会造就巴拉圭人的性格。即使是在耶稣会归化区与西班牙的巴拉圭省殖民当局之间发生政治冲突后,不事武备的耶稣会归化区,竟然可以在1725年~1735年间与亚松森的克里奥尔民兵斗争了10年,在1750年~1761年间与外援不断的西班牙军队进行了11年战争,归化区能集结起的瓜拉尼人的力量已经初见端倪。


  耶稣会归化区的国中之国在政治上失败后,各个归化区日渐荒废,湮没在丛林中。今天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耶稣会归化区,桑蒂西马-特立尼达(La Santisima Trinidad)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精美的瓜拉尼雕刻,以及赫苏斯-德塔巴兰格(Jesus de Tavarangue)三大拱门浓厚的西班牙天主教风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去探询两个多世纪以前天主教共产主义梦想。


  三、关于独立


  巴拉圭的独立,虽然是紧随拉美独立运动的风云际会,但却凸现出孤独和封闭的一面。拉美的考迪罗主义,在巴拉圭也明显地可见,但从历史的脉络追溯上去,巴拉圭就是一个孤独的巨大的考迪罗。无论是弗朗西亚、老洛佩斯、小洛佩斯,还是马里尼戈、斯特罗斯纳,都更象是独占了所有权威于一身的巨大的考迪罗。


  也许是这个国家太小,没有充裕的土地和庄园,去构建类似其他拉丁美洲国家那样的庄园主政治结构。也许又是瓜拉尼文化中权威主义的根深蒂固,使得这个国家只存在政治思想上的反对派,而缺乏以经济为基础的政治反对派。但这还是不能说明问题,巴拉圭的第一个移民首领伊拉拉,一个没有瓜拉尼文化影响的外来者,就可以保持20年的统治地位,西班牙任命的历任省长的权力,都形同虚设。


 安特基拉·卡斯特罗,和他的伙伴蒙波,在1721年到1735年间,进行了第一次孤独的独立尝试。其孤独之处,没有外部世界的呼应,排斥一切其他的政治力量,天主教会、西班牙省长、耶稣会归化区、瓜拉尼人,即使是短暂独立而建立的社会,竟然也是照搬耶稣会归化区模式的自治公社(Comuneros),权威之下的平均主义、孤立主义社团。


  1767年耶稣会被驱逐出境,巴拉圭完全被置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1776年巴拉圭并入拉普拉塔总督区。


  巴拉圭真正的独立是在自治公社失败后75年,看上去这次运动不是那么孤立,布宜诺斯艾利斯独立了,圣马丁将军也将要回到阿根廷开始他伟大的事业了。但是,在巴拉圭省所发生的事件,与圣马丁将军的事业背道而驰。贝尔格拉诺将军率领的军队,在巴拉圭省遇到的不是欢迎拉普拉塔联合省革命军的鲜花,而是巴拉圭人沉重的一击。固然这一击有代表西班牙国王的省长贝拉斯科对西班牙王室的忠诚的成分,巴拉圭人的孤立建国的强烈自我封闭的欲望也不容忽视。


  1811年1月,巴拉圭人击败贝尔格拉诺将军率领的拉普拉塔联合省军队。5月14日,巴拉圭人驱逐省长贝拉斯科,组织了“洪他”(委员会)。6月,巴拉圭省议会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成立独立的巴拉圭共和国。1813年10月通过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四、独立后


  巴拉圭正式宣告巴拉圭独立后。1813年10月,国民议会通过宪法,宣布实行共和,决定由F.耶格罗斯与J.G.R.de弗朗西亚共同执政。翌年,议会决定“一人执政”,推举弗朗西亚为最高执政官,任期3年。1817年议会任命他为“终身执政”,授予“元首”称号。弗朗西亚实行独裁统治,镇压反对派;但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国家独立和发展的措施。1840年弗朗西亚去世,由C.A.洛佩斯和M.R.阿隆索共同执政。1844年议会通过新宪法,选举洛佩斯为总统。他鼓励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资;修筑公路、铁路,发展水陆交通;延聘欧洲和美国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开办工厂和学校。1862年9月10日洛佩斯去世,其子F.S.洛佩斯继任总统。1864年,巴拉圭和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发生战争。1870年战败,洛佩斯战死,一半领土被巴西和阿根廷所瓜分。


  1878~1904年,全国共和联盟(即巴拉圭红党)执政。1904~1936年,自由党掌权。这期间,党争不止,党阀擅权,政治混乱,经济发展缓慢。


  1932年,巴拉圭与玻利维亚为争夺北查科地区的石油资源而爆发战争,战争持续3年,巴拉圭获胜,占领争议地区3/4土地。1936年2月17日,R.弗朗哥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他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一些政治、经济改革,征收大庄园主部分闲置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1939年 4月,J.F.埃斯蒂加里维亚在自由党支持下当选总统,1940年9月因飞机失事遇难。H.莫里尼戈继任总统后,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948年2月,“红党”把他赶下台,夺取政权,由J.N.冈萨雷斯任总统。此后政局混乱,总统更迭频繁。


  1954年 5月,A.斯特罗斯纳发动政变,推翻当时的总统F.查韦斯,利用红党和军队维持其统治。他对外依靠美国,对内严厉镇压反对派。70年代以后,巴拉圭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70~1981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以上,近几年有所下降。巴拉圭与巴西关系密切,两国曾合建伊泰普水电站等工程(见彩图)。1986年以来,要求国内民主的呼声日渐高涨,游行、示威浪潮接连不断。1989年2月2日,巴第一军区司令罗德里格斯发动政变,推翻斯特罗斯纳独裁政权,并于同年5月当选总统。


  在1993年总统选举中,红党候选人瓦斯莫西获胜,成立了1954年后第一届民选文人政府。1998年5月,红党总统候选人库瓦斯当选总统。1999年3月,副总统、红党主席阿加尼亚遇刺,库被迫辞职,参议长冈萨雷斯继任总统并组成以红党为主的联合政府。2003年4月,红党总统候选人杜阿尔特当选总统。2008年4月21日,反对党“争取变革全国联盟”候选人、前主教卢戈以40.8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