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钉
拼音
[yǎn zhōng dīng]
繁体
[眼中釘]
注音
[ㄧㄢˇ ㄓㄨㄙ ㄉㄧㄥ]
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眼中刺]
反义词
[暂无内容]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使用频率
[常用成语]
基本解释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使用方法
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例子
茅盾《归途杂拾》:“山,和它的密茂的树林,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翻译(英语)
eyesore
翻译(日语)
邪魔者(じゃまもの),目の上(うえ)のたんこぶ
翻译(俄语)
бельмо на глазу
翻译(其他)
<德>Dorn im Auge<法>personne détestée,abhorrée <la bête noire (de qn.)>
故事
五代时赵在礼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他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宋州百姓受尽欺压,十分痛恨他。当他被罢免时,宋州人奔走相告,相互祝贺说:“眼中拔了颗钉子,真高兴啊!”不料不久他又官复原职,因他怀恨在心,对辖区的所有人,每人征收一千钱,称为‘拔钉钱’。宋州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热中。<br /> 唐朝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带军不严。部将韦雍、张宗厚虐待士兵,又嗜好饮酒。常常喝到半夜才散。回去时前呼后拥,任意辱骂和驱赶街上的行人。遇到韦雍、张宗厚不高兴时,责骂士兵是“反贼”。<br /> 有一次,韦雍羞辱士兵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们能拉开二石的硬弓,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后来,朝廷送来一百万贯钱犒赏士兵,张弘靖从中克扣了二十万,只拿出八十万分给大家。士兵们和百姓终于一齐拿起武器,杀死了韦雍和张宗厚。软禁了张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