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先秦 燕燕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54-55页
  • 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
    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
    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
    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
    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注释
    燕燕:即燕子。
    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瞻:往前看;弗:不能。
    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将(jiāng):送。
    伫:久立等待。
    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语助词。
    塞(sè):诚实。渊:深厚。
     终…且…:既…又… ;惠:和顺。
    淑:善良。慎:谨慎。
    先君:已故的国君。
    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54-55页
  •   《燕燕》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

      前三章开首以飞燕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朱子语类》赞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阳春三月,群燕飞翔,蹁跹上下,呢喃鸣唱。然而,诗人用意不只是描绘一幅“春燕试飞图”。而是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此所谓“譬如画工”又“写出精神”。接着点明事由:“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父亲已去世,妹妹又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此情此境,依依难别。“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更见离情别绪之黯然。然而,千里相送,总有一别。远嫁的妹妹终于遽然而去,深情的兄长仍依依难舍。这里诗歌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感人的情境:“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先是登高瞻望,虽车马不见,却行尘时起;后是瞻望弗及,唯伫立以泣,伤心思念。真是兄妹情深,依依惜别,缠绵悱恻,鬼神可泣。这三章重章复唱,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四章由虚而实,转写被送者。原来二妹非同一般,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正是自己治国安邦的好帮手。她执手临别,还不忘赠言勉励:莫忘先王的嘱托,成为百姓的好国君。这一章写人,体现了上古先民对女性美德的极高评价。在写法上,先概括描述,再写人物语言;静中有动,形象鲜活。而四章在全篇的结构上也有讲究,前三章虚笔渲染惜别气氛,后一章实笔刻画被送对象,采用了同《召南·采蘋》相似的倒装之法。

      《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伫立以泣”的“泪”,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55-57页
  •   关于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毛诗序》记载是“《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地的诗。

    参考资料: 1、叶当前. 《诗经·邶风·燕燕》诗本事的纷争[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4-47.
先秦的其他诗人
  • 屈原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查看屈原诗文
  • 列御寇 列御寇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查看列御寇诗文
  • 荀子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查看荀子诗文
  • 宋玉 宋玉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查看宋玉诗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