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五代 咏蚕
  •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 译文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注释
    盈:满。
    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中抽出丝来。
    著:穿衣。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便国势衰微,到了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唐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反而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诗人在蜀时任过县令,多接触下层农民,目睹和耳闻农民的疾苦。此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深刻的反映了这些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丝织布,每一缕丝都是蚕农辛酸的记录,但是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劳动果实被统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每一声织机的声响都是劳动人民的叹息,都是劳动人民的诉说。

      第三句诗锋一转,写穿绫罗绸缎的贵人。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蚕农和织妇的辛酸,他们只知贪爱绣在绸缎上的鸳鸯图案。这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更为明显,更清楚地点明封建社会贫富的对立,写出劳动人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愤恨和鄙视,诗的社会意义就更深刻,社会作用更广泛了。

      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前两句同后两句构成对比,使诗意更加鲜明,加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诗的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五代的其他诗人
  • 徐昌图 徐昌图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太祖留之汴京,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查看徐昌图诗文
  • 鹿虔扆 鹿虔扆鹿虔扆 ( yǐ )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早年读书古诗,看到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即以此立志。后蜀进士。累官学士,广政间曾任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人称鹿太保。与欧阳炯、韩琮、阎选、毛文锡等俱以工小词供奉后主孟昶,忌者号之为“五鬼”。蜀亡不仕。其词今存6首,收于《花间集》,其词含思凄惋,秀美疏朗,较少浮艳之习,风格近于韦庄,代表作《临江仙》。今有王国维辑《鹿太保词》一卷。另据查看鹿虔扆诗文
  • 李珣 李珣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查看李珣诗文
  • 尹鹗 尹鹗尹鹗(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与李珣友善,作风与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词存《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尹参卿词》一卷。查看尹鹗诗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