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历史事件

1721年9月10日:《尼斯塔德条约》签订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3 00:46

《尼斯塔德条约》(俄语:Ништадтскиймирныйдоговор)是俄国与瑞典于1721年9月10日在小镇尼斯塔德(Nystad)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三十年战争后,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的霸权,然而,这却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妒忌和提防。同时间,俄国在彼得大帝的改革后变得强大起来,但仍欠缺一个可以与西方国家联系的出海口,因此对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冲突越益加剧,战事一触即发。

历史背景

沙俄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争雄,于1700年8月正式向瑞典宣战,展开了大北方战争(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俄语:Севернаявойна)。瑞典军队连吃败仗,俄国军队于1703年占领扼守涅瓦河河口的圣彼得保罗要塞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出海口,是战略要地,俄国从此获得了通往西方的海上通道。1720年俄军攻进瑞典,瑞典兵败如山倒,只得与俄国进行不平等的和谈。

1721年,两国签订尼斯塔德条约,昔日的北欧霸主瑞典丧失大片土地,在三十年战争(俄语:Тридцатилетняявойна)后所得的优势尽失,从此一蹶不振,从欧洲强国的名单中消失。而俄国则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从此称霸波罗的海,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毁约和芬兰的占领

《毁约与芬兰的占领尼斯塔德条约》有24项条款及一项单独附约。根据条约,瑞典须将俄国于大北方战争中除芬兰外在波罗的海所占领的土地全部割让给俄国,包括英格里亚、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和卡累利阿等地;俄国则从芬兰撒军,将芬兰归还瑞典,永不侵占。但俄国在1809年毁约,占领了芬兰。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英语:The Thirty Years'War;德语:der Dreißigjährige Krieg;法语:La guerre de trente ans;西班牙语:La guerra de los treinta años;瑞典语:trettioåriga kriget;丹麦语:trepeårs krig;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瑞典、丹麦、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罗斯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

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这场战争使日耳曼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25至40个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维滕贝格四分之三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阵亡,日耳曼各邦国男性有将近一半阵亡。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