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究竟是伊尹放太甲还是太甲杀伊尹呢?
伊尹是商朝开国功臣,先后辅佐多位君王,更与他放逐太甲又重新扶立他为王的故事颇有关系。但是在史书《竹书纪年》中最后却发展成了太甲杀伊尹。究竟事情的真相如何?
1、伊尹放太甲
《伊尹放太甲》是西汉司马迁对伊尹放逐太甲后又重新扶立他的故事的记载,收录于《史记》的第三卷殷本纪中。虽然《史记》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只有寥寥不过百字,但是它在古代流传极广,在《孟子》、《左传》等其他经典中也都有相同的记载。
根据文章描述,太甲即位后三年间,不够贤明,暴虐无道,违背德政而且不遵从商汤留下的法制,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了桐宫。之后三年,伊尹代君王执政,治理国家。而太甲在桐宫的三年里,不断改过自新,开始向一位明君发展。于是,伊尹亲自去迎接太甲,重新把大权交给他。太甲再次即位后,重新实施德政,各诸侯国都归顺商朝,百姓安居乐业。
伊尹只是一个臣子,但却敢于放逐作为君主的太甲,按照君君臣臣的传统观念,他这样的行径是在篡位,是在谋反。不过伊尹如此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成为君王,而是为了太甲能够改过,为了商朝可以稳固兴盛,所以他执政时没人反对,所以他后来把在自己手中三年的大权交还太甲。而最后故事的结果,也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伊尹的目的。因此,伊尹被后世广为称赞,被称为一代贤相,受人尊敬和拜祭。
同样是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但发展的结果在另一本史书中却截然不同。《竹书纪年》说,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从桐宫逃出杀了伊尹。
2、太甲杀伊尹
《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史书,记载的是夏朝到战国的历史,西晋时被盗墓者发现而出世。虽然该书对先秦历史的记载,有许多地方与《史记》等正史的传统记载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相悖,但它的有些记载因为与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符合,所以被认为更加接近史实。伊尹放逐太甲的这段历史就是它与传统史书中的记载相互不符的一处。
传统史书记载,伊尹放逐太甲于桐宫,期间自己代为执政,三年后,伊尹把改过自新的太甲迎接回去并重新扶立为王。
《竹书纪年》对这段故事的记载却是,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桐宫杀死伊尹,任用他的儿子。
两种描述相差很多,太甲杀伊尹的版本不仅讲伊尹的死提早了十几年,还把他一直以来贤相的形象彻底颠覆。虽然这个版本看似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但因为传统版本有出土的甲骨文等文物的史料证据,相对而言更有可信度。而且假如认定传统版本为假,则可以推测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先贤当时不是作了假就是被蒙骗,影响极大。所以对这一历史,史学界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