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进入翰林院的标准是什么
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机构。我们将这个机构称为翰林院。翰林院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的时候,被正式设立。
这个机构从唐朝被设立开始,一直存续到清王朝的灭亡才真正的被废止,这期间总共存在了有一千多年之久。翰林院最开始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官方组织。
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在朝堂之上可以称的上是举足轻重的封建统治机制。随着时间在进入明清乃至清朝晚期以后。
“翰林院”发展的使命也逐渐开始衰落了下来。从留存下来的史料来看,翰林院的史学价值也越来越高。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探究一下清朝的翰林院。
一、清代“翰林院”的职责和学士人选
1、清朝的“翰林院”的职责
首先,从职责方面来说,最初唐朝时期设立的“翰林学士”主要是用来负责草拟一些皇帝的机密诏制,而且这一时期“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无特定的品秩。
通俗来说,进入翰林院之后也不会增加什么品阶。到了清朝时期,清代的“翰林院”所肩负的任务相对唐朝来说就显得比较繁重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清代的翰林院不仅需要草拟诏书。
还需要进行一些外文的翻译、对庶吉士进行考选;纂修各种史书等等,比起前朝的翰林大学士,清朝翰林大学士拥有了更多的实际权力。
2、清朝的“翰林院”的学士人选
唐朝时期刚设立翰林院,选取“翰林学士”的人选上带有一种荒唐的气息。很多人认为能够入值到“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是一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
但是,在这个时期除了一些才高八斗的文人士子能够有机会入值“翰林院”之外,其他的一些擅长诸如医卜、方伎、书画皆可入值“翰林院”。这也是之前为什么说翰林院是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机构的原因。
“杂”就杂在这个地方。到了清朝时期,“翰林院”在经过了前面数十个朝代的精心完善之后,因此相较于唐朝时期最初设立时,清代的“翰林院”的人员选定就有了一个系统的提升和完善。
二、清朝时期进入“翰林院”途径
清朝时期,一个普通人想要进入“翰林院”的途径一般分为三种,分别为:科举取士、特批以及“洋翰林”即西方传教士或使臣来华,在这三种途径当中,“科举”是最为常见的进入翰林院的方法。
1、殿试
相对于其他的两种途径来说,参加科举考试像我国现在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一样,是清朝时期大多数普通的人进入“翰林院”的最佳方式。但是尽管如此,通过科举取士进入翰林院也仍然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要获的进入“翰林院”的资格,首先必须得参加科举取士中的“会试”,参加会试的是各省已经中举的举人。所以说,如果你想要参加会试,首先就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就算是你通过了会试之后,也还需要参加一场复试,你以为从这场复试当中脱颖而出就可以进入翰林院了吗,不,这只是起点,考生还需要参与“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监考,这一场考试规格最为特殊、严谨,因此到达这一轮考试的人可以说是同一批次中的举人的佼佼者了。同时也可以说终于到达了整套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一段。
2、皇帝亲自面试
然而,你以为参与要殿试就是招进入翰林院了吗?并不是,尽管参加“殿试”的人员能力已经可以说是十分超群,但离成为一名真正的“翰林”还是存在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
“殿试”的最终结果会像我们今天的考试一样划分等级,等级划分为三甲,而在这其中一甲只有三名,即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三个人在可在“殿试”结婚揭晓后会获得直接入值“翰林院”的资格,进入翰林院的职位也不同,一般来说状元会授予翰林院修撰职位,榜眼和探花均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
当然,除了这三个人之外,“殿试”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胪和朝考第一名也可以进入“翰林院”任职。除了这些人之外,二甲、三甲的考生要想进入翰林院就必须由统治者结合朝考成绩。
还有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酌情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实力已经发挥完了,下面就要看运气了。有幸被选中的人员也并不是直接进入翰林院,而是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内学习。
我们称之为“庶吉士”。这些庶吉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还是学生,因为他们并不会被授予官职。因此,一场殿试当中被真正选拔出来的“翰林”只有“殿试”一甲前三名以及二甲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的考生。
综上所述,清朝想要进入翰林院还真的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能够进入清朝翰林院的人也一般都是各个地区的佼佼者了。
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清代翰林院与科举制度息息相关,其内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上一篇:西安大雁塔的建筑结构
-
下一篇:在古代贱籍主要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