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古城的历史发展
卫辉的古城墙已走过了千年的峥嵘岁月。据记载,最早的城墙始筑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34年),原为土城,辟有南,西,北三门。唐开元十四年(726)八月,连降大雨,水漫堤岸,城墙遭浸泡而坍塌。金大定十一年(1174)夏,洪水决卫州堤,城墙再次被毁。元至正十一年(1531)重修,元末又毁于兵祸。
明洪武年间(1368一一1398),采用土夯结构重筑城墙,周长六里,高二丈五,宽二丈五,按原来的格局,仍旧保留南,西,北三个城门,增设敌楼30座,警铺30座。
明英宗正统(1436一一1449)年间,知府叶宜,千户张谅对县城原来的土城墙进行了修葺和改进,在外面包裹了一层砖石,使老城更加坚固而壮观。所用的大城砖均由所属各县贡献,砖上都有阴文县名。
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终因水患而塌坏。成化十八年(1482)再圯于水。穆宗隆庆年间又进行了维修,就像是一场生命的接力,更像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毁了修,塌了补,一代一代就这样默默而虔诚地进行着,传递着,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潞王驾到,为了王府的扩建,又把城墙跨过护城河向南面进行扩张,使周长增加了732丈,达到八里三十步。同时增开了东门,名曰宾阳。原有的城门,南门称迎薰,西门称眺行,北门称拱极。四座高耸的城门楼气气派派,都配有瓮城,城墙上建有敌台,角楼警铺几十所,使汲县城形成了内有王府,外有古城的双城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原则,从而构成了风水中"气场"的藏聚与回护。
也许是天意使然,古城墙注定命运多舛。万历十五年(1587)三月,卫辉地震,城堞遭到重创。二十五年(1597)沁河决口,城墙倒塌大半。三十五年(1607),淫雨连绵四十余日,城垣颓敝,整座古城成一片孤岛。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天灾人祸纷至沓来,内忧外患此消彼长,古城墙的命运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崇祯五年(1632),李自成的义军逼近卫辉,频繁活跃在彰德,卫辉,怀庆三府之间,官军连连受挫,潞王又在府城外修筑起北盐店城和西盐店城,与府城区形成犄角之势,相互照应,以抵御义军的攻击。
北盐店城位于德北街和德南街,用砖石垒砌的城墙古朴而有气势,辟有北阁门,西阁门,德胜门和东门四座城门,北阁门券拱上镶嵌的"北拱神京","南通十省”两块石刻匾额至今保存完好。西盐店城位于沿淀街,城墙同为砖石结构,也有四座城门,东门设有顶阁。当年的风采,后人只能从照片上去瞻仰和怀念了。
建国后,为方便交通,城墙,城门和大批的优秀古建筑被拆除。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在古城墙的基础上新建了环城路,并盖起了楼房。如今的古城人只能从吹过耳际的风声中,去遥想当年卫辉府的威仪,木板门的厚重,以及遗落在青石路面上的浓浓诗情。
百日围城
1927年秋,国民革命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率部出潼关进入中原,和奉、鲁军阀张作霖、张宗昌的部队在汲县进行一场大战。
十四军军长兼大名镇守使孙殿英为了阻止冯军北上,命令第七方面军督战司令任增祺,协同旅长赵如虎率领步兵一个旅、骑兵一个团(骑兵团中有白俄官兵)从大名向豫北进发,在10月29日的夜间袭击汲县城。
驻守县城的国民革命军将领梁寿凯,因兵力不足,在第二天黎明时分撤出县城。任增祺和赵如虎占领县城和南、北两个火车站。驻扎在新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总指挥孙连仲得到消息后,于31日夜间在仁里屯、北火车站、北阁门发起攻击,任增祺部抵挡不住冯军攻势,败退到汲县城内固守。
汲县的城墙高大坚实,冯玉祥的部队久攻不下,他们就采取严密包围的战术,将县城团团围困起来。
被困在城里的任增祺把司令部安在西门大街,赵如虎的旅部驻扎在原来是府道衙门的卫辉一中。被困以后,城内陡然增加了这么多人马,粮食、燃料、军马饲料的供应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他们就下令县政府公款局进行筹措。公款局借用军队名义挨户收集。
一些殷实大户担心粮食被军方借去不还,就假借慈善名义把粮食借给群众,军方就抢群众借来的粮食。没过多久,燃料也成了大问题,储存的燃料用尽以后,他们开始伐树当柴烧。城里除了两棵古桧树幸免以外,其他的树木都被砍净了。树木没了,再也没有可烧的。士兵就开始上门抢居民家的家具当柴烧。
这些兵痞为解决军马的饲料,如狼似虎地闯进居民家中,抢夺铺在床上的铺草和枕头里的麦秸麸皮当饲料,使饱受兵患之苦的老百姓更加遭殃。一些比土匪还坏的士兵,借搜寻军需之名抢劫民财、奸淫妇女,无恶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