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决战: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一场大决战,天命所归朱明
公元1363年8月30日,碧波万顷的鄱阳湖上忽然帆影密布。数百艘巨舰一字排开,高达十余丈的庞大船身全都漆成朱红色,就像一座雄伟的水上要塞一般横亘在湖面中央,坚不可摧。这支红色舰队咄咄逼人的阵势,让他们面前的敌人相形见绌——这支舰队不仅船只小,型号混杂,数量也不多。战场胜负似乎已然注定。不过,有一个人不这么认为。此刻,他正在一艘白色桅杆的战船里屏息凝神,准备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水上决战。
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天下群起响应。徐州芝麻李、彭大,濠州郭子兴,湖北彭莹玉、徐寿辉等,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遥相呼应。
经过一系列混战,红巾军起义逐渐从反元暴动转化为群雄争霸。在南方,乞丐游僧出身的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事业,以应天府(南京)为中心逐步扩张势力范围。在他的西面,是已经吞并徐寿辉而自称“大汉皇帝”的陈友谅。两个野心勃勃的枭雄注定要展开一场争夺长江以南霸主地位的较量。
陈友谅控扼上游,拥有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仅水军力量就是朱元璋的10倍。因此他率先发动了对朱元璋的进攻。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统率水陆大军约10万人,越过朱元璋的长江防线,兵临应天城下。
朱元璋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将敌军水师从宽阔的江面诱入狭窄河道,并设伏夹击。陈军中伏败走,恰逢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进退无路的陈军大部被歼,陈友谅坐小船狼狈逃回九江。朱元璋乘胜追击,在一年内陆续攻克江西湖北广大州县,收降骁将丁普郎、傅友德等人,实力大为增强。
应天之战后陈友谅退守武昌。他收拾军马,并修造了更多的战船,依然保有很强的实力,准备伺机反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割据两淮和苏南的张士诚与元军配合,围攻安丰(今安徽寿春)的红巾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小明王向朱元璋求援。安丰是应天北方屏障,唇亡齿寒,朱元璋不得不率兵渡江解围。
陈友谅乘机发起进攻,他的大军从武昌倾巢出动,兵力号称80万,溯江东下,包围了重要的战略枢纽——鄱阳湖畔的洪都(今江西南昌)。庞大的水师浩浩荡荡地从长江口驶入鄱阳湖集结。陈友谅用来攻城的主力既不是步兵,也不是火器,而是他这支经验丰富的水师,以及众多令人生畏的巨舰。 一片征帆惊破浪:古代中国的战船和水战战术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水战的主战场并非海洋,而是江河湖泊。因此,中国古代水战战船、装备和战术也别具一格。从秦汉到明初的一千多年时间,中国内河战船的基本型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主要可分以下三类:
1、大型战船:
这类战船以楼船为代表。简单来说,楼船就是在一个大型平底船的甲板上修筑起最高可达十余丈(约30米)的多层建筑。每层建筑四周都设有胸墙,在第一层周围又用木板围成战格,胸墙与战格上均开有箭孔和矛穴,即可远攻,又可近防。
船上空间很大,甲板上能够走马,据说可以装载上千名士兵。楼船还备有檑石、铁刺等防御武器,甚至可以搭载抛石器之类重型投射武器。楼船还有一种别具特色近距打击武器——拍杆,安装在船头和船身四周,是一种顶端装有巨石或铁锤的长杆,利用杠杆、绳索和轮轴控制,用于拍击靠近的敌船。
在水战中,楼船被作为主力舰和旗舰来使用,是名副其实的水上堡垒,其高大的外形有利于居高临下投射火力,对敌舰形成压制。此外,船上搭载的众多兵员器械也可有力支援其他战舰的作战。
但是,楼船的臃肿体量导致动力性和机动性很差,高大的上层建筑也不利于船的稳定性,不耐风暴,不能远洋。
2、中型战船
这类战船以艨艟为代表。“外狭而长曰冲,以冲突敌船。”艨艟的外形比楼船小得多,整个船舱与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两舷各开数个桨孔便于划船,每层船舱四面皆开有箭孔和矛穴。艨艟作为轻快的先锋战舰,强调机动性。
3、小型战船
比艨艟外形更小的船称之为走舸。这类小船防护简单,仅在船舷上搭建简单的胸墙作为防御。走舸往往以其速度和机动性优势被用作突袭敌舰的利器。
在实际作战中,水师统帅利用各类船只的特性进行协同作战。楼船作为水上堡垒主要通过体量和火力压制敌舰;艨艟利用自身机动性进行冲撞或接舷战;走舸则负责侦察、骚扰和奇袭。此外,占据上游、争夺上风、根据水文环境部署攻守等一系列复杂的战略战术应对,也是水师统帅必须考虑的问题。
陈友谅这次出兵,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攻克洪都。汉军的巨型楼船高十余丈,上下分成三层,楼层与楼层之间互相听不见说话,每一层都放置了走马栅,据说可载运3000余人。陈友谅的如意算盘是动用巨舰乘涨潮之机强行停靠临河(赣江)而立的墙垣。这样,楼船上的大量士兵就能轻易跃上城墙,一举破城。
一到洪都,陈友谅顿时傻眼。他的楼船怎么也靠近不了城墙。原来朱元璋事先已做准备,将原本紧贴着河岸的城墙重新改建,向后移了三十步。鄱阳湖里的汉军水师只好硬着头皮登陆攻城。
人多势众的汉军步兵手持竹盾向洪都城抚州门蜂拥而来,有几处城墙在他们不惜代价的进攻下坍塌了,城池眼看就要失守。关键时刻,洪都守将邓愈率军及时出现在城墙破损口处,用火铳打了敌方一个措手不及。汉军暂时撤退。
邓愈抓紧时间在城墙破损处树立起木栅作为临时防御工事。汉军再次猛攻,守军一边用火铳射击,一边立栅。城防司令都督朱文正也亲自赶来督战。经过彻夜激战,终于击退了汉军的轮番进攻,筑好了排栅。不久,守军又在新城门一带打败了汉军。
4、洪都攻防战持续85天,朱文正守住了这个战略要地
汉军攻城接连失利,在重新补充了人员和器械后转而进攻水关,企图破栅而入。朱文正指挥将士用长槊伸出木栅进行刺杀。栅外的汉军先锋队企图夺槊,后面的人继续突进。朱文正立即锻造大量铁戟、铁钩,分发给将士继续御敌。这些武器都有横向伸出的利刃,敢于冒险抢夺的汉军手掌被利刃割烂,血肉模糊,被迫退了回去。至此,陈友谅已经黔驴技穷,洪都城依然牢牢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知道洪都被围的消息后立即从江北回师,集结了20万大军赶来增援。七月,援军到达长江至鄱阳湖的入口。朱元璋的部署显示了老到的战略眼光:他不急于进行解围作战,而是先派三支部队封锁了鄱阳湖的几个出入口,形成瓮中捉鳖之势,主力军再浩浩荡荡地开入鄱阳湖。
很明显,朱元璋的意图是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战略决战彻底消灭陈友谅的主力。陈友谅也深知其中利害,不得不解除对洪都的包围,转而全力对付朱元璋。一场规模史无前例的水战即将打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湖面遭遇。汉军以楼船为主的巨型战舰有数百艘之多,首尾相连,全部涂成红色。这些楼船又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舰可容3000人,中舰可容2500人,小舰可容2000人。相比之下,朱元璋的战舰数量少,吨位小,以机动灵活的艨艟和走舸为主,还有许多征用的渔船。
双方水战战术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鼓励“接舷战”:双方将士在战舰靠近时进行白刃战。不同之处是汉军战舰巨大,可在水战中横冲直撞,将对手的小舰撞毁击沉。
朱元璋针对敌军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的劣势,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7月21日,双方开始交战。朱元璋麾下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部率先冲入汉军船阵中。战场上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密集的箭矢像暴雨般倾泻下来,各种火器雷鸣般轰响,飞腾的火焰照耀百里之内。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双方士卒焚溺死者有一二万之多,鄱阳湖水面被鲜血染红。徐达身先士卒闯入敌阵,杀敌1500人,并夺取了汉军1艘楼船。另一将领俞通海乘风发射火炮,焚毁汉军舰只20余艘。混战中徐达的座舰失火,汉军乘机反攻。幸亏朱元璋派军及时援救才将敌舰击退。
5、鄱阳湖激战场面,楼船、艨艟、走舸的战术对抗
这时,汉军猛将张定边突然对朱元璋的旗舰发动了一次奇袭,朱元璋的船在规避过程中搁浅,情况万分危急。朱军牙将韩成穿着主帅冠服,当着敌军的面投水。汉军信以为真,攻势略微减缓。
就在此时,常遇春等部驾驶小船赶来增援,张定边被常遇春一箭射中,被迫退出战场。朱军走舸利用速度优势对张定边实施了快速追击。据说张定边被射一百多箭,浑身如同刺猬,所幸盔甲坚厚,没有阵亡。双方激战至日落,各自鸣金收兵。
6、要不是张定边中了一箭,中国历史可能会改写
首战结束,朱元璋基本摸清陈友谅水师的底细,他胸有成竹,命令徐达率领部分将士返回应天,防止张士诚等人趁火打劫。
7月22日,朱元璋亲率水师出击迎敌。此时陈友谅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他认为要发挥自己巨舰大船的优势,必须维持一个稳固的阵形,各舰进退整齐划一,形成一个水上要塞群,朱元璋就无法突破。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铁索把船连接起来。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水战打法,为西方所无,适合在较为平静的水域使用。
陈友谅的铁索连环阵果然发挥了巨大威力,相连在一起的红色楼船,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朱元璋连派三支舰队轮番进攻,因船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他的右军也抵敌不住败退下来。朱元璋连斩10名退却的队长,仍然不能制止。
千钧一发之际,部将郭兴进言:“非人不用命,舟大小不敌也。臣以为非火攻不可。” 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指挥敢死队员驾驶七条装满火药与芦苇的船只(船中还放满了身披盔甲、插上兵器的稻草人,伪装成进攻的模样),冲击汉军的铁索连环阵。
此时刮起了东北风,陈友谅对风向的变化始料未及。七只火船横冲直撞,风助火势,数百艘首尾相连的楼船彼此脱离不及,相继燃起大火。陈友谅的两个弟弟及一批将领也在大火中丧生,朱元璋军队乘胜追击,斩首2000余级。经此失利,汉军元气大伤。陈友谅见形势不利,欲退往鞋山(今大孤山),但遭到朱元璋水师拦截,只得敛军自守,消极避战。
双方相持数日。陈友谅军心不稳,部下大将相继叛逃。朱元璋乘机派军加强封锁鄱阳湖至长江的出口,切断了陈友谅的退路,并出兵攻克了蕲州及兴国两地,又俘获了数十艘巨舰。
穷途末路的汉军,只能孤注一掷。八月二十六日,气急败坏的陈友谅集中百余艘战舰拼死突围,企图从南湖嘴打开一条通道进入长江退守武昌。
舰队行至江西湖口时,朱元璋以战舰和火筏四面猛攻,汉军无法前进,改道泾江突围,又遭到傅友德伏兵的阻击。在伏击战中,陈友谅头部中箭,死于乱军之中。他的所谓80万大军溃败了,5万余人投降。
7、尾声:天命所归是朱明
36天的鄱阳湖大战,以朱元璋获胜而告终。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在朱元璋的穷追猛打下,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同年,朱元璋回到应天,自立为吴王。
此战之后,朱元璋不无感慨地对谋士刘基说道:“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我出,建康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事去矣。今友谅不攻建康,而围南昌,计之下者,不亡何待!乃知天命有所归也。”
可见,陈友谅的失败首先是战略上的失策。他一不能直捣腹心,顿兵坚城之下,浪费了宝贵的时机;二不能确保后方交通线安全,80万大军自困于水泊,被朱元璋一网打尽;三不能得水战兵法之要,指挥笨拙,铁索联舟又导致机动困难而被对方火攻歼灭。
凡此种种,决定了是朱明,而非陈汉,将成为君临天下的新王朝。此虽天命,抑亦人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