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襄夏和范西屏的围棋故事
清朝鼎盛时期,称霸棋坛的有两位着名棋手,一个是范西屏,一个就是施襄夏。他二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施范”。他俩棋力相当,难分伯仲,且年龄相仿,又为海宁同乡人。时人评价,谓“范弈如诗中太白(李白),施弈如诗中杜陵(杜甫)”。
小时候,他俩常在一起下棋,共同切磋棋艺,而且相互都拜过几位老棋手为师。后来相继成为国手,各奔前程,相聚的时间便不多了。有人根据资料进行过计算,二人成名之后大约共下过五十盘棋,胜负盘数相等,故说明二人的棋力确是不分上下。
有一次,范西屏与施襄夏对局,范西屏下得轻松自若。对局紧张之时,范西屏投下一子,然后竟睡觉去了。原来施襄夏下棋时喜欢沉思,下子较慢,范西屏早摸到了他的脾气。此时局面正在纷乱之中,尤其是范西屏投下一子后,头绪更为繁多。在这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范西屏料想施襄夏不会轻易落子,一定又会慎重地长考,因此自己乐得先睡一小觉再说。当时观棋者众多,都以为范西屏会“大意失荆州”。
再拿当时棋局而言,范西屏为难之处很多,所以大家都说施襄夏必胜无疑。隔了好一会儿,范西屏一觉醒来,施襄夏方落下一子。这可是一步好棋,使对方的局势更加危急。而范西屏仍不以为然,走起棋来似随心所欲一般。谁知几着棋之后,范西屏作了一个劫,果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七十二路死复生”,最后竟以一子半险胜施襄夏,使观棋者无不顺舌惊叹。
公元1736年(乾隆六十年),范西屏在上海棋苑与胡兆麟交锋。这胡兆麟棋力很强,棋风泼辣,大刀阔斧,凶猛异常,人称“胡铁头”。但他有一个弱点,就是后劲不足,只要别人防守得好,他就有“强弩之末”的感觉了。范西屏棋艺高超,又掌握了他的这一特点,对付“胡铁头”一般是不在话下的。果然这局棋刚下到一半,胡兆麟便棋路沽滞,感到力不从心了。
在窘迫、无奈之中,他突然想起了近日正在上海创办棋社的施襄夏。于是,“胡铁头”谎称有病要去吃药,暂时离开了一会儿。其实,他并未回家去吃药,而是风风火火地直奔施襄夏处求救。施襄夏看过他摆出的棋势,沉思片刻,说一声“有了”,接着教他另辟新路,指点了一个声东击西、里外缠绕的走法,并对他说:“至六步之后,可处于优势。”
“胡铁头”高兴地急忙返回,继续下那盘棋。他按照施襄夏的思路来下,五六步之后,果然度过难关,形势转好。范西屏起初还疑惑不解,心想“胡铁头”吃过药,怎么转眼间就象换了一个人。眼看对方一着紧似一着,范西屏猛然有所醒悟,于是放声大笑起来,指着盘上说道:“襄夏人还没来,棋却先到了!”
原来,范西屏与施襄夏既是老友,又是多年的老对手,他早已熟悉了施襄夏的着法和风格,而眼下“胡铁头”的下法与施襄夏的招术又如出一辙。“胡铁头”闻言,不由从内心敬佩范施二位。最终这盘棋范西屏以二子告负。胡兆麟感慨地说:“这确非是我赢了你呵!”
-
上一篇:范西屏负棋寄驴的故事
-
下一篇:虎头鞋的传说故事